国务院出台促汽车消费新政,北京有条件松绑限号政策
近年来,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定海神针”,但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流通消费领域面临一些瓶颈和短板。
作为第二大国民经济支柱,汽车产业也同样陷入低迷,国内车市持续下滑。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7月,国内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150.1万辆和1165.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5.3%和12.8%,7月,一直保持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也首次出现下滑,产销同比下降6.9%和4.7%。重压之下,部分车企开始下调全年销量预期。
为提升消费需求,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逐步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支持绿色智能商品以旧换新等20条政策措施,预计将会大幅提振国内消费。
事实上,这已不是有关部门第一次出台提振汽车消费需求措施,6月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促进消费正式文件,取消了限购城市需增加指标的硬性要求。国家发改委仅称,已经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限购城市可划定拥堵区域,对于拥堵区域以外的地区,原则上不予限购。
此次《意见》做出了进一步的推进,要求实行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这对于实行限购的一二线城市无疑是重大利好。
中国有八个城市实行汽车限购,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贵阳、石家庄。这些城市消费潜力巨大。此前,广东已提出,逐步放宽广州、深圳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扩大准购规模。此番消息一出,限号最严的北京更是备受关注。
经审核,截至2019年8月8日24时,北京地区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3317404个有效编码,而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442411个有效编码。其中以北京新能源指标的配额来算,新的申请者或将轮侯9年才能获得指标。数据之下,显示出北京被压制的巨大汽车消费需求。
巨大消费潜力被压制的最主要原因是北京拥堵的交通。而2018年6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曾发布通告,通告称,2019年的11月1日起,进入北京市六环(不含)以内道路和通州区全域范围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的外省市地区车辆,须办理进京证,而且每个证有效期为一周七天,每辆车每年只可以办理12次,也就是说每年外地车在京时间上限为84天。此政策推行后,需长期在京的外地车明年1月后将耗尽全年额度,年内告别北京。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长期在京行驶的外地号牌车辆就已超过70万辆,而一年多的时间之后,这一数字估计已远远不止70万,有媒体称部分地区外地车比京牌车多。交通委的外地车管制通告意味着北京交通压力将得到缓解,外地车的减少为本地车腾出可用空间;同时原本不得已使用外地牌照的车主将无车可用。
在此背景下,北京若能利用该空间,适当放松限号政策,一方面可以在不增加现有交通压力的前提下解决部分刚需车主用车难题,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刺激消费,释放压制的汽车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缓解车市下行现状。
在东京、伦敦等其他国际大型城市,解决交通压力的方式是限制用车而非限制购车,虽不能照搬,但北京未尝不可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其经验。同时,相比于燃油车,新能源车更节能环保,对于解决购车需求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有步骤地放松新能源限购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在全球贸易动荡影响下,国内经济面临增长放缓,曾是第一大国民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业趋于饱和,消费需求不足,相比之下,作为第二大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更有筹码,一二线城市无疑是其中重点。国民经济有刺激消费的迫切需求,加之外地车退出腾出空间,具有巨大汽车消费潜力的北京,实则已具备松绑限号政策条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