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大众在华频觅“新欢” “江淮大众”明年报批
已经在中国市场浸淫了三十多年的大众,显然又到了一个更为萌动的“七年之痒”。从今年9月与江淮签署合作备忘录,到“双11”奥迪“出轨”上汽,再到广州车展前日分别与首汽集团、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拓展与二手车电商平台优信的战略合作……短短三个月内,大众马不停蹄地在中国寻觅着“新欢”。
“在‘携手同心·2025战略’的指引下,大众汽车集团正致力于从汽车制造商转变成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在引领移动出行服务潮流的中国市场,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强有力的伙伴展开合作。”在11月17日分别与首汽集团和滴滴出行签署合作意向书后,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的表态如出一辙,“今天,与滴滴出行(首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是大众汽车集团打造移动出行服务,不断满足成千上万中国消费者需求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2018战略已告一段落,现在做的是2025战略。”久未在公开场合亮相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集团企业战略兼市场及销售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是大众集团2025战略中国部分的负责人之一,在向狼堡的大众集团董事会做汇报时,苏没有使用高大上的词汇,而是12个具体的项目,“把这些项目圈起来,都与车有关。”
今年前三季度,大众集团在华销量达285万辆,同比增长10.8%;大众品牌市场占有率14.2%,领先第二名8.2个百分点。而随着上汽斯柯达柯迪亚克、上汽大众Teramont等SUV车型的到位,未来两三年内,大众还将迅速补齐SUV的短板,“10款SUV将实现国产,其中7款为大众品牌。”苏伟铭透露。
但大众的野心并不局限于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必须要做出预测——未来5至10年的‘出行’是什么?”苏伟铭坦言目前大众还没有答案,但来自滴滴的数据显然刺激了他。“大众中国今年销量预计为390万辆至400万辆,而滴滴出行用车已达到了250万辆。我们需要去寻找两者间的关联。”
大众将“出行”的思考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之一便是包括网约车、分时租赁及拼车服务等在内的按需出行。“与首汽和滴滴的合作,就是在这些方面进行探讨。”苏伟铭透露,“大众会为未来出行开发全新的车辆。”
“大众中国致力成为未来移动出行的领跑者。为了实现引领趋势的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我们在加强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海兹曼道出了大众关于“出行”思考中最为核心的关键目标——2025年之前,大众将在中国市场销售150万辆纯电动汽车。
更为具体的计划是,大众品牌将于2020年至202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以I.D.为代表的大众汽车品牌全新电动车,共10款车型序列将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这些车型将基于大众汽车MEB电动车平台打造。
让大众做出如此坚定的目标背后,是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有关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图。以中国市场为例,2016年9月22日,国家工信部对外发布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暂行办法》),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进行双目标考核。按此《暂行办法》,若2018年在中国市场传统燃油车领域销量达400万辆的大众,至少需要32万分的新能源汽车积分。而按照当下大众在华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绝无可能达到这一积分目标。
一系列的“新联姻”由此展开。
“大众与江淮的合作不仅限于电动车,还包括未来移动出行方面的合作。”苏伟铭透露了大众-江淮合作项目的最新进展,“在(9月7日发布)公告之前,我们进行了预可研,在预可研阶段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目前和政府的沟通已经开始了,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会把可研做完,然后上报政府。”
对于与江淮合作的目的,苏伟铭并未避讳,“江淮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政府(对‘双积分’制)的要求,并高于这一要求。”
“今天的大众汽车将转变为全新的大众汽车。我们的车型将实现电气化、自动化、全面互联化,并带来独特、直观的用户体验。”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亦把目光投向了未来。而这,意味着他的上司——负责新项目的苏伟铭,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变得更为忙碌;大众也会由此结下更多“新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