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又拖后腿 宝马一季度销量大降

2025-04-14 来源:汽车门 阅读量:70811

近日,宝马集团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量。数据显示:1-3月,宝马集团在全球市场累计交付了586149辆汽车,同比小幅下滑1.4%。

具体来看,中国市场和德国市场是宝马集团在全球唯二失守的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交付155195辆,同比下滑了17.2%,成为宝马全球销量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电子设备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不是宝马首次在中国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

早在2022年,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约为79.2万辆,同比下滑了6.4%。经历2023年短暂的销量回春后,2024年宝马在华销量显著下滑了13.4%至71.45万辆,成为BBA当中跌幅最大的一个豪华品牌。

文本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当下的中国车市,“价格战”打的火热,各大车企都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直接拿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降价策略。

宝马也不例外。多家4S店显示,5系入门车型525Li M运动套装分期裸车价已低至29.3万元,与官方指导价(43.99万元)优惠近15万元,相比三年前落地价更是直接腰斩。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平均降价幅度为12%,燃油车为10.1%。然而,宝马的降价力度普遍超过20%,部分车型甚至接近50%,远超行业水平。

这对经销商来说,降价等同于赔本为厂家赚吆喝,销量越高亏损越多,不卖又无法完成销售任务,门店、人员等多方面成本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面临巨额亏损时,很多经销商在只能退出市场。过去的一年,很多宝马经销商闭店,就连宝马5S店星德宝也关门了。

汽车停在路边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宝马不惜损害经销商利益也要降价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环境发生了巨变。

近年来,汽车电动化成了中国车市上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一众本土车企乘着新能源的东风体量不断壮大。这其中,以吉利的极氪和长城魏牌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不断向上突破,全力冲击高端领域,对宝马形成了不小的挑战。同时,理想、问界和蔚来等新势力品牌本就定位高端豪华,它们的迅速崛起也进一步挤压了宝马的生存空间。

车联网迈入“轻应用+场景化”,腾讯车联TAI 3.0携生态优势“上车”_驱动中国

在本土新能源车企的强势冲击下,宝马的电动化转型节奏明显滞后。

有业内人士表示,宝马现有产品和自主竞品存在“技术代际差”。数据显示:宝马在华销售的纯电车型仅占总销量的15%,且主力车型如iX3、i3仍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续航与智能座舱表现被本土对手超出太多。不仅如此,当国内竞品车型上的华为ADS 3.0已实现城市高阶智驾量产时,宝马主力车型仍停留在基础L2级辅助驾驶,缺乏本土化智能生态整合能力。

这位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技术落差让宝马在年轻消费者眼中从‘驾驶机器’沦为‘电动古董’。

汽车停在路上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竞争的加剧和电动化转型的困境,让宝马在中国汽车市场转型中失去销量增长的支撑。

不过,为了更好的适应中国市场,宝马也在不断做出调整。

2025年,宝马将正式发布全新的Neue Klasse平台架构,同时计划推出10款重磅新车型。除了已经上市的全新BMW X3长轴距版,全新BMW M235L四门轿跑、新世代车型等也将陆续和消费者见面。

不仅如此,宝马近期还官宣了与华为的合作。据了解,宝马将在中国深度融合鸿蒙生态,推出包括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和MyBMW App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开发更多HarmonyOS NEXT多元化智能应用与功能。其中,基于HarmonyOS NEXT开发的BMW数字钥匙功能将于年内上市,深度集成的HUAWEI HiCar将于2026年率先搭载在本土生产BMW新世代车型上。

除和华为合作,宝马还牵手阿里巴巴集团,双方将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技术,共同开发智能座舱系统,并计划于2026年率先搭载于中国生产的宝马新世代车型。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显而易见,宝马正在努力提升自身短板。不过,即使其在智能化领域里拿到“入场卷”,也不代表没有挑战。毕竟,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已经逐渐失去了号召力,其电动化产品甚至成了消费者眼中的“杂牌”。如何打破消费者的固有印象,成了宝马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宝马的新车型能否助其扭转颓势,还是个未知数。


分享:

评论